贵阳息烽:以“路长制”实现“路长治”引领乡村振兴新风貌
一条条公路干净整洁,一个个标牌标线清晰可见、一处处绿植错落有致……“路畅、洁净、绿色”的绮丽画卷和沿路河流、稻田、别致房舍等构成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诗意图景。 如此景致是贵阳市息烽县推行“路长制”后农村公路的一个缩影。自2021年3月实施“路长制”以来,息烽县将农村公路“路长制”作为推动“四好农村路”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,多措并举推进农村道路管护工作,将一条条农村路打造成了群众的安全路、产业路、美丽路和振兴路。
一条条公路干净整洁,一个个标牌标线清晰可见、一处处绿植错落有致……“路畅、洁净、绿色”的绮丽画卷和沿路河流、稻田、别致房舍等构成了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诗意图景。
如此景致是贵阳市息烽县推行“路长制”后农村公路的一个缩影。自2021年3月实施“路长制”以来,息烽县将农村公路“路长制”作为推动“四好农村路”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,多措并举推进农村道路管护工作,将一条条农村路打造成了群众的安全路、产业路、美丽路和振兴路。
农村公路配“管家”实行“路长制”
“路上清扫保洁、路域环境整治,发现路上有危险情况,及时向我们的村级路长报告。”这就是我的主要工作,正在公路上清扫保洁告诉我们,“我包保的路段有1.5公里,我每天都要上路清扫。”
像任福荣一样通过农村公益性岗位承担农村道路保洁工作,在息烽县有260余名道路保洁员,分布在农村各条公路上,他们在村级“路长”的调度下,随时排查道路安全隐患,保障路面干净整洁,道路畅通。
“我每天都要上路巡查一遍,如遇汛期、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下,还会加大巡查的频次。”正在路上巡查的村级路长向我们介绍了她的路长经验,她指着对面猕猴桃产业园区里的公路说,“像我们大洪村有7条村级公路,全长9.031公里,是全村2700亩猕猴桃、500余亩李子和500亩茶叶的重要产业通道,近年来我们通过农村公益性岗位为全村16户监测户、脱贫户提供了16个道路保洁员就业岗位,帮助他们增加收入的同时,也进一步提升了全村公路路域环境。”
以“路长制”推动“路长治”。2021年3月,息烽县在全县推行“路长制”,为每条公路配上“管家”。全县大大小小的“路长”公示牌出现在息烽县的国道、省道、乡道路边,蓝底白字,鲜明醒目。公示牌上标明了公路名称、行政等级、起终位置、里程以及总路长、县级路长、乡级路长、路长职责和监督服务电话等信息。群众可通过“路长”公示牌了解整条道路基本情况,发现道路上有问题可通过公示电话进行反映。
据了解,近年来,息烽县围绕农村公路“畅、安、舒、美”建设目标,积极推进路长制工作,共设置总路长2名、副总路长1名、县级路长26名、乡级路长22名、村级路长145名,各级路长负责公路总里程1719.836公里。
“公路管理存在点多、面广、线长,除了交通运输部门以外,还需要全县其他部门以及乡(镇、街道)和村等各方通力合作、大力支持,才能有效及时掌握全县每一条每一段公路的卫生、通行和安全情况。”据息烽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介绍,“为进一步推进全县农村公路的有效治理,息烽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、县长担任县级农村公路总路长,分管交通工作副县长担任副总路长,县委、县人大、县政府、县政协班子成员担任县级路长,乡(镇、街道)党委(工委)、政府(办事处)负责人、村支书和村主任担任乡、村级路长的县、乡、村三级路长管理体系,实现了公路管理全覆盖、无盲区,很大提高了公路管理效率。”
“路长”上岗“畅、安、舒、美”看得见
“自从公路有了‘路长’后,我们路面干净了,环境也变好了。”家住石硐镇大洪村韦家寨组说,“现在每条路上都有‘路长公示牌’,有名字和联系方式,如果我们发现公路上卫生不干净、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,随时可以打电话反映。”
“公路三分靠建,七分靠养。建设是基础,管养才是关键。”据息烽县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所办公室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息烽县公路建设发展迅速,息烽县交通运输局管养公路总里程2194.394公里。其中:省道189.444公里,县道366.152公里,乡道390.124公里,村道726.516公里,组道522.158公里。公路养护管理实行“全县统筹,分级负责”模式,全县300余人从事公路养护工作,形成了“省道+县道+乡道+村道+组道”的农村公路路网全覆盖,以路网完善提高群众幸福指数、带动乡村振兴进步,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“快车道”。
柿花坪至团元山公路,是西山镇团元山村的主要通道,近年来因原有道路破损严重,部分路段宽度较窄导致错车困难等问题一直困扰沿线群众,制约团元山村的发展,群众反映强烈,改善道路愿望迫切。
作为柿花坪至团元山公路的村级路长,同时也是团元山村党支部书记,是看在眼中急在心里,她通过召开群众会,组织发动村民对公路具备条件的路段进行拓宽,将原有4.5米宽路基拓宽到5.5米,并获得了县交通运输部门的支持。据介绍,“这条公路对于我们团元山村来说,太重要了,是我们进出村的主要通道,涉及全村9个村民组291户987人出行问题,我们从6月底开始施工以来,大家齐心协力,目前,已完成道路硬化1公里,增设涵洞5道,增设波形护栏1000余米,预计整个工程8月底可完工。”
“以前道路好的时候,我们这周围有十多家开农家乐的,生意非常好,近年来受进村道路的影响,生意也是大不如前。”看着家门口道路正在硬化的农家乐老板路言祥满心欢喜对我们说,“我们团元山村森林植被好,非常适合发展避暑旅居产业,现在进村道路加宽了硬化了,以后进出再也没有交通困扰了,我相信我们的农家乐生意也会越来越好。”
护好脚下路,留与后人行。“‘路长制’实施以来,我们有效解决了农村公路管养工作中存在的一批重点难点问题,全县农村公路环境整洁度得到了明显改善、交通安全感得到了明显提升、广大群众认同感得到了明显增强。”息烽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说,“下一步,息烽县将持续在公路管理规范化、常态化、精细化等方面下功夫,积极推进全县公路综合治理、长效治理和智慧治理,以‘路长制’实施全力保障‘路长治’。”
如今,行走在息烽县农村乡间道路上,就像仿佛置身于希望的田野上,“外通内联、通村畅乡、班车到村、安全便捷”的交通运输网络逐渐成型,惠及更多人民群众,群众看到“大道越走越宽广”的新希望越发坚定。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